合同诈骗的合同无效吗
一、合同诈骗的合同无效吗
合同诈骗情形下的合同并不必然无效。
依据民法典规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合同诈骗并不直接对应这些无效情形。
不过,如果合同诈骗达到损害国家利益程度,那么该合同会被认定无效。而一般的合同诈骗,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所以,合同诈骗时,不能简单判定合同无效,要区分具体情况。若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若属一般诈骗,合同效力处于可撤销状态,最终效力取决于受欺诈方是否行使撤销权。
二、假称密接诈骗怎么判的
假称密接实施诈骗的判刑需依据具体犯罪情形和法律规定。
若诈骗数额较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司法实践中,认定诈骗数额是量刑关键。各地区会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同时,假称密接这种利用特殊情况实施诈骗的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恶劣,在量刑时会从重处罚。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此类诈骗行为严重干扰了疫情防控秩序,损害公众利益,法院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除刑事处罚外,犯罪人还需承担退赔被害人损失等民事责任。
三、失信人犯诈骗罪怎么判
失信人犯诈骗罪的判决,主要依据诈骗的具体情节和金额,与是否为失信人并无直接关联,但失信情况在量刑时可能作为酌情考量因素。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诈骗数额的认定,不同地区有不同标准。一般而言,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若失信人在诈骗过程中有多次作案、造成被害人重大损失等情节,可能会从重处罚;若有自首、立功、积极退赃退赔等情节,则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的合同无效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