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终审判决书下来了还能调解吗
一、二审终审判决书下来了还能调解吗
二审终审判决书下来后,一般情况下不能再进行调解。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从判决效力角度看,二审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双方必须按照判决内容履行各自义务。此时,审判程序已结束,法院通常不会再启动调解程序。
二是从司法资源和程序稳定性考虑,司法程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如果在终审判决后随意开启调解,可能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不过,在特定情形下,也可能存在类似调解的情况。比如,在执行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就判决的履行方式、期限等进行协商约定,但这并非是对原判决的否定或修改,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对履行方式的一种灵活安排。若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仍可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执行。
二、二审调解结案是否要出调解书
二审调解结案通常是要出调解书的。调解书是二审调解结案的重要法律文书,它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出调解书的意义在于明确双方在调解中的权利义务,防止后续出现纠纷或争议。调解书会详细记载调解的内容、双方达成的协议等重要信息,作为双方履行调解协议的依据。
如果二审调解结案后没有出具调解书,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问题。例如,在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时,另一方难以凭借明确的法律文书来主张自己的权利,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增加了维权的难度和成本。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协商一致,不制作调解书,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一般来说,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审调解结案后最好出具调解书。
三、二审调解后一审还有效吗
二审调解是建立在二审程序基础上的一种纠纷化解机制。当在二审程序期间,当事人双方就争议事项达成了调解意向并得到法庭确认,以调解方式呈现出来的协议被赋予了法律效力,并由此生成调解文书,该文书一旦送达给双方当事人,便立即生效。这时,原本依据一审宣判或裁定所形成的法律效力将被取代,因为二审的调解决定已妥当地确立在了原一审法律责任的基础上。
我们应当注意到,这里并不是说一审的审判全然失去了其作用,一审过程及所作出的裁判结论仍是整个法律诉讼流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对认识案件事实、鉴别适用法律法规以及评估二审调解可行性等多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二审终审判决书下来了还能调解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