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律师怎么定罪量刑的

2025-08-03 01:01:26 法律知识 0
  假冒律师怎么定罪量刑的?假扮律师要负责,律师可是个严肃的职业,不能瞎搞,不然可能摊上大事儿。如果只是闹着玩,没惹出大麻烦的话,公安机关可能就来找你了;但要是给别人带来了大损失,那就可能构成诈骗罪。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假冒律师怎么定罪量刑的

   如果有人敢假冒律师这个特殊身份,他会面临怎样的法律惩罚,我来给你详细说说。

   首先,你得明白,律师可是国家法律体系中认可的一个特殊行业,这个行业可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混进去的,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兼职律师”这种说法。

   如果有人胆敢假冒律师,但没给别人带来严重的损失,那警察蜀黍就会出马给你收拾局面。

   但是,如果这个骗子不仅骗人钱财,还给人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那就可能会被认定为诈骗罪。

   当然不同程度的犯罪行为对应着不同的轻罪刑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例,这类违法者可能会面临这样几种处罚:首先,初犯的话,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同时还要罚款;其次,如果犯罪金额比较大,还有其他恶劣的情节,那可能就要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要罚款;最后,要是犯罪金额巨额且恶行累累,那就有可能被判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需要缴纳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所以大家在找律师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别让这种骗子逍遥法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二、假冒律师构成犯罪吗

   1.欺诈行为,冒充律师的行径已然触犯了法律法规。

   2.未获得律师执业资格证书者私自假借律师身份进行法律服务活动,将被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勒令立即停止非法执业行为,并对其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3.若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或因其过失导致当事人遭受损失,其所属的律师事务所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假律师非法牟利犯什么罪

   关于冒充律师是否构成违法行为,需依具体情形而定,详述如下:

   1.在不实际代理任何案件的前提下,若冒充律师仅仅作为身份象征,且并不存在恶意欺诈他人财产之意向,则此类行为并不视为违反相关法规;

   2.倘若有人故意冒充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对其进行制止,勒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同时没收其犯罪所得,并处以最低五千元,最高不超过十五日的罚款及拘留惩罚;

   3.那些尚未获得律师执业资格证书,却试图通过从事诉讼代理或辩护业务来获取经济利益者,将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法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金额一倍至五倍之间的罚款。

   以上是关于假冒律师怎么定罪量刑的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