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与非机动主次责任怎么
一、机动车与非机动主次责任怎么
1. 责任划分依据:
首先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机动车一般会被认定承担主要责任。这是因为机动车速度快、危险性大,在道路行驶中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2. 赔偿比例:
通常情况下,主要责任方承担的赔偿比例在60% - 90%左右。比如,如果双方损失共计10万元,机动车主责可能需承担6万 - 9万元的赔偿。
非机动车承担次要责任,赔偿比例一般在10% - 40%。即上述例子中,非机动车需承担1万 - 4万元的赔偿。
3. 赔偿范围:
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若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若导致死亡)、财产损失等。具体赔偿项目和金额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因事故造成非机动车方人身伤害产生的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都在赔偿范围内。
二、机动车可以在人行道上行驶吗
机动车不可以在人行道上行驶。
人行道是专门为行人设计的道路区域,旨在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和便利。
首先,法律明确规定机动车应当在机动车道行驶,禁止违法驶入人行道。
其次,在人行道行驶会对行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易引发交通事故。
再者,这是一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会面临罚款、扣分等处罚。
此外,机动车在人行道行驶还可能损坏人行道设施。总之,机动车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规定车道行驶,不得驶入人行道,以维护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
三、机动车事故属于什么案件类型
机动车事故案件类型较为多样:
1. 民事案件:多数机动车事故属于民事侵权案件。比如因一方机动车驾驶人的过错导致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受害方有权要求责任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车辆修理费等。
2. 刑事案件:若机动车事故中存在酒驾、醉驾、毒驾等严重违法情形,且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等刑事犯罪。
3. 行政案件:当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被交警部门作出行政处罚时,比如罚款、吊销驾照等,就涉及行政案件范畴。
以上是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主次责任怎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