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区别
一、职称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区别
1. 概念不同:
- 专利申请人是指对发明创造拥有专利申请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可以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启动专利审批程序。
-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发明人一般是直接参与发明创造活动的人员。
2. 权利不同:
- 申请人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若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申请人成为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
- 发明人享有署名权,有权在专利文件中表明自己是发明人。
3. 范围不同:
- 申请人可以是发明人本人,也可以是发明人的雇主、受让人等。比如单位研发项目,单位可作为申请人。
- 发明人一定是直接参与发明创造思维及实践过程的个体。如科研团队中具体想出创新点并实践的成员才是发明人。
二、i类专利和ii类专利有区别吗
在中国专利分类中,并没有I类专利和II类专利这样的官方划分。
专利一般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审查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专利是对产品形状、构造等结合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创造性要求相对低些,审查周期较短。
外观设计专利则是对产品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等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且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不同类型专利在保护客体、创造性要求、审查流程、保护期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专利类型来保护创新成果。
三、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关系如何划分
著作权与专利权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作品;专利权保护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 保护条件不同: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不要求新颖性;专利权要求发明创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3. 权利产生程序不同: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手续;专利权需经申请、审查和批准等法定程序才能获得。
4. 权利内容不同: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专利权主要是财产权,如实施许可权、转让权等。
5. 保护期限不同:著作权中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发表权及财产权的保护期一般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根据专利类型有所不同,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以上是关于职称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