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授权专利的区别和联系
一、发明专利与授权专利的区别和联系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
授权专利则是经过专利局审查,符合授权条件而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
区别在于:
1. 发明专利只是申请人提出的技术方案,不一定能获得授权。授权专利是已通过审查并获得官方认可的。
2. 发明专利处于审查过程中,其状态不确定;授权专利权利稳定。
联系在于:
1. 授权专利是以发明专利申请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审查程序后产生的。
2. 发明专利若能成功授权,就成为授权专利,获得法律保护。
3. 二者都与技术创新相关,发明专利是创新成果的初步体现,授权专利是对创新成果更有力的法律确认和保护,激励创新者继续投入研发,推动技术进步。
二、授权发明专利和申请发明专利区别
1. 含义不同:
- 申请发明专利是指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请求授予其发明创造专利权的行为。此时该发明创造处于审查阶段,尚未获得授权。
- 授权发明专利是指经过专利局审查,符合专利授权条件,被正式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2. 权利状态不同:
- 申请发明专利时,申请人不享有专利权,其发明创造能否获得授权不确定。
- 授权发明专利的权利人拥有完整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该专利。
3. 公开程度不同:
- 申请发明专利后,该申请会在一定时间后公开,公众可查阅相关内容。
- 授权发明专利除了公开的申请文件内容外,其权利范围和保护力度更明确,具有更强的排他性。
三、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和申请人一样吗
专利申请中发明人和申请人不一样。
发明人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比如在研发新技术的团队里,实际想出创新技术方案的人就是发明人。
申请人则是就一项发明创造向专利局申请专利的人。申请人可以是发明人本人,也可以是发明人的单位,或是通过转让获得专利申请权的其他主体。
例如,公司员工发明了一项技术,员工是发明人,而公司作为申请人为该发明申请专利。再如,发明人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了其他企业,此时受让企业就是申请人。所以,发明人和申请人在概念和主体上存在区别,他们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以上是关于发明专利与授权专利的区别和联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