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

2025-08-13 13:42:14 法律知识 0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三年,自专利权人等知道或应知道侵权行为及侵权人之日起算。三年内应及时维权,超时效起诉或失胜诉权。特殊情况会致时效中断或中止,中断后重算,中止消除后六个月届满。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三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在这三年期间,专利权人等若发现专利被侵权,应及时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身权益。若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对方以诉讼时效抗辩成功,权利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例如权利人向侵权人主张权利、侵权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二、专利保护期限从什么起开始计算的

   专利保护期限的起算点因专利类型而异:

   1. 发明专利权:自申请日起计算,期限为二十年。申请日是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的日期。

   2. 实用新型专利权:同样自申请日起算,保护期限为十年。

   3. 外观设计专利权:也是从申请日开始计算,保护期限为十五年。

   准确确定申请日很关键,它影响着专利保护的起始时间和时长。专利申请人应确保申请文件准确、完整且按时提交,以保障自身能在规定的保护期限内享有专利权益,激励创新并促进技术的合理传播与应用。

   三、专利范围用什么界定的法律依据呢

   专利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界定,有明确法律依据。

   《专利法》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直接依据。它以技术特征的形式表述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界定了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实施的行为范围。

   具体而言,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特征确定了专利的保护边界。这些特征需基于发明创造的实质内容,从说明书中合理提炼得出。其目的在于使公众能够明确知晓专利的保护范围,同时也为专利侵权判断提供清晰标准。一旦他人未经许可实施的技术落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即构成专利侵权。

   以上是关于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两年还是三年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