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授权专利的区别
一、发明专利与授权专利的区别
1.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它强调的是创新性和新颖性,在申请阶段,需经过严格审查,以确保符合专利法要求。
2. 授权专利是经过专利局审查,确认该发明创造满足专利授权条件后授予专利权的专利。
3. 区别在于,发明专利只是申请过程中的一个概念,此时其是否能最终获得授权不确定。而授权专利是已成功获得专利局认可并赋予权利的专利。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后才成为授权专利,未授权的发明专利不具有专利的排他性权利。例如,一项技术方案申请发明专利,若通过审查则成为授权专利,申请人可依此阻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该技术;若未通过审查,就不能成为授权专利,不享有相应权利。
二、专利所有人与发明人的区别
1. 概念不同:
- 发明人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 专利所有人是指通过申请、转让等方式依法获得专利所有权的主体。
2. 权利不同:
- 发明人享有署名权,即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的权利。
- 专利所有人拥有更为广泛的权利,包括独占实施权、许可他人实施权、转让权等,可以通过专利获取经济利益等。
3. 产生方式不同:
- 发明人基于其创造性劳动成为发明人。
- 专利所有人可能是发明人本人申请专利后成为所有人,也可能是发明人将专利转让给他人后,受让人才成为专利所有人,或者通过继承等方式取得专利所有权。
三、专利作为无形资产是否摊销
专利作为无形资产需要摊销。
1. 专利摊销是合理分配其成本的方式。专利具有一定经济寿命,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通过摊销将其取得成本在受益期内逐步计入费用,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2. 摊销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它会减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增加当期费用,进而影响利润和资产总额等指标,使财务报表能更准确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
3. 摊销方法有多种,常见直线法,即按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专利成本。企业需根据专利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摊销年限等,确保摊销处理符合会计准则和企业实际,为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是关于发明专利与授权专利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