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合同的专利权归谁所有

2025-08-14 10:20:55 法律知识 0
  未签订合同的专利权归谁所有?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有不同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利归单位;非职务归发明人或设计人;合作开发若无协议,权利由当事人共有;委托开发若无协议,归研究开发人。未签合同需依发明性质等确定归属。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未签订合同的专利权归谁所有

   1. 一般情况下,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2.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3. 如果是合作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

   4.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总之,未签订合同的专利权归属要依据发明创造的性质、完成情况等来确定,关键在于判断是否为职务发明、合作开发或委托开发等情形,进而明确专利权人。

   二、评职称时发明专利第几人有用

   1. 评职称时,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往往作用显著。

   - 第一发明人通常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承担了核心工作,对发明的构思、设计、实施等起到关键作用,能充分体现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在职称评审中优势明显。

   2. 第二发明人也有一定价值。

   - 其贡献仅次于第一发明人,参与了发明的部分重要环节,在一些对专利发明人要求相对宽泛的职称评审中,也能作为有力的支撑材料,证明自身具备相关科研能力和参与度。

   3. 后续发明人作用相对递减。

   - 越往后的发明人,在发明中所承担的工作和贡献占比越小。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若整体科研成果较少,后续发明人的专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证明其参与过科研项目,为评职称增添一定砝码,但相比前几位发明人,作用会弱一些。

   三、发明专利最多挂几个人的名字

   1. 发明专利挂名人数没有严格的固定上限。

   2. 从发明人资格角度,只要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都可成为发明人。理论上,有多个符合条件的人都可挂名。

   3. 实践中,专利局一般对发明人数量无强制限制,但人数过多可能影响专利的稳定性及后续相关权益处理。比如在侵权纠纷等情况中,人数众多可能使权利关系复杂,不利于清晰界定各方责任和利益分配。此外,若挂名人员与发明创造无实质关联,可能引发专利无效等法律风险。所以,虽然没有明确最多挂几人名字的规定,但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通常是参与发明创造且贡献明显的少数几个人挂名较为适宜。

   以上是关于未签订合同的专利权归谁所有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