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怎么投诉
一、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怎么投诉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投诉:
1.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者可前往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办事窗口,提交投诉材料。需准备本人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未发放的证据。劳动行政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若查证用人单位确实存在不发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
2. 拨打热线电话:可拨打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投诉举报热线,按照语音提示或与工作人员沟通,说明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情况。提供准确的用人单位信息,如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以及自身遭遇。
3. 网络投诉平台:部分地区劳动行政部门设有专门的网络投诉平台,劳动者可登录相关网站,在投诉板块填写投诉内容并上传证据材料。
投诉时要确保提供信息真实准确,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若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还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不给开工资向哪个部门投诉
用人单位不给开工资,劳动者可向以下部门投诉:
1. 劳动监察大队:它是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机构,能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劳动者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需携带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信息及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的材料,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投诉进行调查,情况属实会责令单位支付工资。
2.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能处理工资支付纠纷。劳动者可向该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仲裁流程相对正式,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经审理后作出裁决。
3. 工会:若所在单位有工会组织,可向工会反映情况。工会会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若单位无工会,可向当地总工会求助。
劳动者投诉时要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以证明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及工资情况。
三、用人单位可以随便扣工资吗
用人单位不可以随便扣工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报酬,受法律保护。
不过,在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能够代扣劳动者工资。一是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二是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是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是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此外,若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总之,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随意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怎么投诉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