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迟到罚款违反劳动法吗
一、上班迟到罚款违反劳动法吗
上班迟到罚款是否违反劳动法,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若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迟到罚款,且该制度是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即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同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那么这种罚款规定具有一定合法性。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权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然而,若用人单位没有相关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法,或者罚款数额过高,那么上班迟到罚款就可能违反劳动法。从法律角度看,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权,一般用人单位不具备该权力。而且,用人单位扣罚劳动者工资需有明确法律依据,随意罚款会侵犯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例如,劳动者迟到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跟中介签合同符合劳动法吗
与中介签订的合同是否符合劳动法,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若与中介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这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是受劳动法调整的。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单位应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等。若劳务派遣合同满足这些法定要求,就是符合劳动法的。
如果与中介签订的是介绍工作的居间合同,这类合同主要受民法典中居间合同相关规定的约束,并非劳动法调整范畴。因为居间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它不涉及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
所以,判断与中介签的合同是否符合劳动法,关键在于合同性质是否属于调整劳动关系的合同。若属于受劳动法调整的合同类型,还需看其是否满足劳动法的各项规定。
三、公司没和你签劳动协议违法吗
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协议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若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协议,员工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员工可先与公司协商,要求签订劳动协议。若协商不成,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以上是关于上班迟到罚款违反劳动法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