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审二审还有三审吗
一、有一审二审还有三审吗
在我国的诉讼制度中,一般情况下是一审、二审,通常没有三审。具体情况如下: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一审是案件的初次审理,当事人若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案件的审理程序到此结束。
-**刑事诉讼**:同样基本遵循两审终审制。但存在特殊情况,如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以及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等,需经过特定的核准程序,不过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三审。
两审终审制是基于司法效率和公正的平衡考虑而设立的,既能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使可能存在的错误裁判得到纠正,又能避免诉讼的过分拖延,确保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有二审判决书还要生效证明吗
二审判决书生效后通常是需要生效证明的。二审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虽然判决书本身已作出裁判结果,但在一些后续法律程序的推进中,生效证明具有重要作用。
在执行程序里,执行法院需要明确判决书已生效,才能启动执行工作。此时,生效证明能直观地向执行法院表明该判决书的法律效力状态,有助于执行工作顺利开展。
在涉及一些权益变更登记,比如房产、股权等相关事务时,有关部门往往要求提供生效证明,以此确认法律文书已发生效力,进而为当事人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此外,若涉及其他关联案件,为了向其他法院或相关机构清晰证明二审判决的生效情况,生效证明也是有力的凭证。虽然二审判决书具有确定的法律效力,但生效证明在诸多场景下能更便捷、明确地证实判决已生效,对于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和后续事务的处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遗漏判决二审应怎么解决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当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过程中出现遗漏诉讼请求的情况时,上级法院在经过详细审查核实后,若确认结果确实如此,则有权裁定将该案件发回原审法院进行再度审理和工作。
这种再审制度所要表达的核心含义在于,对于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以及调解协议,如果当事人认为其中存在法定的再审事由,便可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请求重新进行审理。
因为这些存在再审事由的裁判往往与公正审判的基本理念相悖,对当事人而言无疑是种不公的待遇,同时也会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对司法机构的信任度。
基于此,根据民法的基本原则,当事人享有申请再审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有一审二审还有三审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