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多久生效

2025-08-19 11:20:58 法律知识 0
  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多久生效?民事二审判决书送达日起生效,是终审程序。送达后有拘束力和执行力,当事人需履行义务,否则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应关注送达,维护法律秩序与自身权益。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多久生效

   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即生效。

   二审是终审程序,一旦二审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就产生相应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当事人需按照判决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履行。例如,若判决一方需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款项,支付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支付义务。

   生效的二审判决书具有多方面效力。一是拘束力,不仅对当事人有拘束作用,要求其遵守判决内容,而且对法院自身也有拘束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二是执行力,若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主动履行判决,另一方有权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通过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措施保障自身权益得以实现。

   当事人应当密切关注二审判决书的送达情况,及时知晓判决结果并履行相应义务,维护法律秩序与自身合法权益。

   二、民事案件二审判决后多长时间执行

   民事案件二审判决后执行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判决生效时间。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即生效。判决书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送达,若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以当事人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二是执行申请期限。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届满后,若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是执行启动时间。法院在收到权利人的执行申请后,会依法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一般会在立案后尽快启动执行程序,通常在6个月内执行完毕,但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总之,二审判决生效且履行期届满后,权利人应及时申请执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民事案件二审判决后不服怎么办

   若对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不服,可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

   第一,申请再审。当事人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等法定情形。

   第二,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若再审申请被驳回,或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又或者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以上是关于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多久生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