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舒坪法庭成功调解乡村住房纠纷

2025-08-25 16:06:30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黎志飞 通讯员宋丹)近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在多方努力下化解。特别是自流井区法学会会员、自流井区人民法院舒坪法庭庭长冯紫羽的专业担当,成了矛盾纠纷顺利解决的关键力量。

  10年前,自流井区某村委会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启动村民集中建房项目。如今房屋早已竣工,村委会垫付了建设款项,村民喜迁新居,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当村委会向村民收取建房款时,老周(化名)家却迟迟未支付。村委会多次沟通协商无果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原本和谐的乡村氛围一时间变得 剑拔弩张。

  作为承办法官,同时也是自流井区法学会会员的冯紫羽深知,此类纠纷关乎村民切身利益,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更大矛盾。在梳理案件情况后,她第一时间以法学会会员身份向法学会寻求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中的法律适用方面的帮助,希望借助法学会的专家资源,为案件处理提供专业支撑。

  自流井区法学会迅速响应,组织了由民法、社会治理领域法学专家组成的疑难复杂纠纷法律指导组。冯紫羽带着专家初步梳理的 “农村集体项目合同履行要点”,走进了老周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饭桌上堆满了各种药瓶,房间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家徒四壁”的困境一目了然。

  回到法庭后,结合老周的实际情况,冯紫羽立即与指导组连线,寻求案件“更优解”。专家结合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的公平原则,建议在处理类似纠纷时,既要依法维护建设方或者垫资方的权益,也要充分考虑农民或者村民的实际困难,探索“分期支付+利息减免”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的调解中,冯紫羽既是法官,也是法学会会员,她向老周逐条解释了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权利义务对等的规定,还拿出法学会整理的类似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周明白“享受新房权益就得履行付款义务”的法律道理;同时,她带着法学专家提出的“集体利益与个体困难平衡”建议,与村委会反复沟通,分析强制执行可能对乡村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终说服村委会同意免除利息。

  巡回审判当天,老周当场筹措资金支付了建房本金,村委会也出具了利息免除证明,解决方案完美落地。纠纷的圆满解决,让旁听的村民纷纷点赞。此次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是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法学会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自流井区法学会已将该案作为“法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案例,组织会员深入乡村开展普法宣讲,让更多村民明白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