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大洋派出所四季警务绘就山区共治新图景
春季护生态:“三联织网”守好“浙南绿肺”
今年3月的一个凌晨,大洋派出所警用无人机在辖区水库开展巡逻工作时,通过热成像锁定了3名疑似非法垂钓人员。无人机发出指令5分钟后,水库管理处与综合执法人员同步抵达,将嫌疑人当场抓获并查获禁用渔具3套。这一高效处置,得益于大洋派出所构建的“2+N+X”生态联勤机制。
该机制以大洋生态警务联勤站为枢纽,由派出所和水库管理处两个部门常态化入驻,林业、应急等N个职能部门按需入驻,X支义警队伍驻点联系。通过联席会商定策、联动执法攻坚、联防治理固效“三联织网”,严打非法捕捞、猎捕等违法行为,将单点执法升级为全域防护。今年以来,该所已破获生态类刑事案件4起,打击犯罪嫌疑人8名,查获、救助涉案野生动物80余只。
夏季护游客:“清凉护航”筑牢安全防线
盛夏时节,海拔近千米的大洋镇迎来避暑客流高峰。在绿林环绕的大洋水库旁,新设的“警务凉亭”成为游客歇脚的好去处。在这里,民警不仅会递上凉茶,还现场普及反诈知识。
面对旅游旺季人流激增、安全事故易发等特点,大洋派出所推出“清凉护航”组合拳。在景区热门徒步路线增设“警务凉亭”,集服务、咨询、救助、宣传功能于一体;引入无人机高空巡航,实现全时全域立体监测;在人流密集区域增派巡逻力量,并联动多部门前置应急力量。同时,针对旅游业态核心民宿,整合审批流程,实现特种行业许可证“一次上门全链办结”;联合综合执法、市监、应急等部门,推出动态星级管理,常态化开展安全精准巡查。2024年夏季以来,已化解涉旅纠纷48起,实现旅游安全事故零发生。
秋季护农路:“交所合一”护航金色丰收
每年9—11月,大洋镇的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景象,农户忙着采摘、运输农产品,而蜿蜒的山区公路上,大洋派出所“农运护航队”的警车也会穿梭其间,民警不时停车疏导交通,在保障道路通畅的同时,也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面对秋收季“超载频增、事故高发、矛盾井喷”的压力,大洋派出所依托“交所合一”机制,民警同步履行交通管理职责,严查违规载人、超限超载,设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田间地头的“田埂流动调解站”为农户“一站式”调处纠纷;30余名“高山义警”驻守急弯陡坡执勤。2024年秋季,该所整改路面隐患21处,开展交通安全、反诈宣传14场次,切实保障秋收平安路。
冬季护银龄:“暖居守望”传递冬日温情
大洋镇冬季漫长,且平均气温在零下5℃。作为山区乡镇,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留守在家的银龄老人成为冬日里最需关怀的群体。今年1月,79岁独居老人王阿婆的家中暖意融融,民警专门为她上门仔细检查并更换老化的插座,这是大洋派出所“暖居守望”机制的生动实践。
针对留守老人“出行难、取暖险、办事困”问题,大洋派出所实行民警分片包干,提供上门服务。2024年冬季,民警共为留守老人整改隐患电器18个,踏雪上门办证11次。同时,强化极寒天气下道路的安全通行保障工作,在易积雪的村道启动“车巡+摩巡+无人机巡”机制,共排查路面隐患30余处,扫雪除冰7公里,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警务节奏与自然时序同频,守护力度与民生温度共振。”大洋派出所副所长杨明哲介绍说,“四季警务”模式推动治理从“事后处置”转向“源头防控”、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前倾”、从“单打独斗”走向“多元共筑”,持续书写着“枫桥经验”的山区共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