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双轮驱动法治教育模式创新
创新“1+N”模式,让法治教育不断线
针对法治教育“集中式活动多、日常渗透少”“阶段性强、持续性弱”痛点,采取法治副校长示范引领、班主任协同跟进的方式,建立“1+N”教育模式,破解“常态推进”难题,实现法治教育全年贯穿、全程融入。
“1”即法治副校长“头雁领航”。以“选优、配强、用活”为导向,从隆昌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选聘8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坚持法治教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校园实际需求、结合法治热点原则进行示范授课。
“N”即班主任“网格深耕”。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主题班会、课后服务等常态化时段,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对授课内容进行细化、拓展和巩固,推动法治教育从“集中宣讲”向“日常渗透”转变,真正实现全年贯穿、常态推进。
深化“普适+重点”模式,让法治教育有实效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差异和重点学生特殊需求,坚持分类施策、因材施教原则,构建“全员覆盖+精准干预”教育体系,实现精准施教目标,切实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普适教育抓全员,确保系统化覆盖。在充分征集教育部门意见和需求的基础上,市级政法各单位制定分年级法治教育课件10余份,涵盖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等核心内容,小学阶段以法治启蒙为主,初中阶段以法治认知为主,高中阶段以法治思辨为主,推动学生从知法向懂法、用法进阶。
重点施教盯个体,强化干预性引导。针对重点学生,量身定制观摩庭审、参观青少年法治宣教中心、禁毒体验中心等沉浸式、实践性课程,通过直观感受法律威严,强化行为约束,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