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大监督民生实事项目有力有效

2025-09-09 16:05:51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傅潇潇 □黄素珍 通讯员周栋)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加强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管理。自2024年7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和评价工作办法(试行)》以来,积极履行职责,通过全程监督、强化联动、跟踪问效,努力把民生实事工程办成民心工程、暖心工程。

  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凝聚多方力量,部署更加系统。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整合各工作机构、市人大代表各中心组及各级人大代表力量,成立15个专项监督小组,对全部项目实行“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督。同时,今年还显著增加了各行各业专家的参与,让“内行人评行内事”。

  在督导过程中,各专项监督小组紧扣项目特点,实施“一项目一方案”的个性化监督。例如,在公共停车和交通充电设施建设方面,更加关注点位设置的科学性和便利性,今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6421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站”8506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3566个;在截污纳管工程方面,结合“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对31个城镇生活小区实施雨污管网改造,目前,29个项目已开工,15个项目完工;“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则更关注服务内容多样化和设施利用率,今年已完成新、改建点位101家,开设培训课程1018门,举办公益活动796场,服务青少年14.6万人次。

  此外,宁波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召开“代表·局长面对面”交流会,由相关部门分别汇报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8位市人大代表分别就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询问,共同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与市政府督考办紧密配合,重点做好“督进度、督质量、督问题、督配合”四督工作,通过“月点评、季通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等方式对建设过程进行评价;从办得实、办得好、办得快等维度,统筹考量项目建设质量、数量、进度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建设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督导工作有序推进。

  截至7月中旬,各专项监督小组已组织开展监督活动46次,提出监督意见26条,均录入“民生实事数字应用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严格跟踪督办。对可以立行立改的问题,督促责任部门两周内反馈;对复杂问题,则做好部门沟通,分层、分批推动问题解决。下一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开展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工作情况审议,结合“市民监督周”等活动开展专题询问,组织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开展监督活动,确保监督有力有效,助力项目圆满收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