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党建引领助力共同富裕
“去年,仅杨梅产业就为村集体增收37.5万元,今年我们有信心突破50万元。”东方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舒玉兴说。近年来,该村以“杨梅经济”为突破口,通过流转杨梅山搭建大棚、举办“认养一片梅”活动等创新举措,让杨梅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这仅仅是兰溪市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兰溪市委、市政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坚持“村级主体、乡镇统筹、市级托底”思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探索形成组团联建型、产业发展型、农旅融合型等发展模式,想方设法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实现土地“增值”、农民“得利”、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
兰溪市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探索“资源变资产、低效变高效”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如,水亭畲族乡生塘胡村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1800亩中低产田及荒废旱地进行连片改造,蝶变成土地平整、田块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优质水田,极大改善了生产经营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推动“小田并大田、贫田变沃土”,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同时,兰溪市充分挖掘田园景观、乡村美食、民俗文化等乡村生态、文化和产业等资源,培育乡村游、休闲游、研学游等农文旅融合产业,增强村集体发展动能。女埠街道渡渎村坚持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并重,以“文化+传承”为落脚点,以“文化+教育+旅游”为理念,全面流转、改造闲置老建筑30多栋,招引带资3000万元运营团队,打造枫山智慧馆、文创生活馆、六艺馆、赏月轩等一批新兴业态和研学空间,开启“5G沉浸式研学游”,年游客接待量达5.8万人次,村集体收入年均增加40余万元,研学效益日益凸显,村民收益逐年增加,真正实现“文化”出圈、“融合”出新、“创新”出彩。
从特色产业发展到土地综合整治,从农文旅融合到集体经济壮大,兰溪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始终坚持资源优化、合作共赢、智慧驱动,以“力度、精度、深度”探索更多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增效,激活集体经济“动力源”,用好“优势禀赋”,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极”,让农村有景可看、农民有活可干、农业有钱可赚,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美好愿景逐步变成生动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