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温圳监狱黄丝带帮教周助力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2025-07-02 12:05:03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张勇 □李云胜)为深化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江西省温圳监狱与民盟抚州市委会紧密合作,于2025年6月23日至6月29日共同开展了以“情系黄丝带·共筑赣心桥”为主题的“帮教周”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七大特色板块,充分发挥民盟资源优势,助力服刑人员重塑新生,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注入新动能。

  黄丝带基地揭牌

  6月25日,温圳监狱与民盟抚州市委会共同打造的“黄丝带”帮教基地在庄严的揭牌仪式中正式成立。民盟市委会主委邬丽梅与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吴成宏签署长期帮教合作协议。在“微心愿”活动中,抚州盟员、“黄丝带帮教”志愿队队员细心收集服刑人员合理诉求,协调社会资源为服刑人员提供书籍、学习用品等物资。通过这一平台,抚州民盟将长期为监狱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专业支持,建立起社会力量参与服刑人员改造的长效机制。

  高墙内的温情对话

  为发挥亲情感召对服刑人员改造的正向作用,抚州民盟协助监狱策划了“高墙内外心连心”亲情帮教活动,6月26日,服刑人员家属在民警引导下参观监区,了解亲人改造环境,与服刑人员共叙亲情。家属通过参观监区、聆听家书、互诉心声,见证亲人的改造成果。活动中,服刑人员与家人紧紧相拥,泪洒现场,纷纷表示将积极改造。家属留下“亲情寄语卡”,签署帮教协议,为服刑人员注入新生希望。

  就业直通车进高墙

  就业是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桥梁,通过劳动重塑尊严、培养责任、实现价值,从根本上预防再犯。

  温圳监狱联合民盟抚州市委会举办“新生就业推介会”,6月27日,宜黄、崇仁、乐安三县司法局积极配合,精心筛选6家企业,提供农业种植、机电维修、服装加工等适合刑释人员的岗位。推介会现场,企业代表详细介绍岗位要求和发展空间,最终促成23名服刑人员签订就业意向书,确保“出监门、进厂门”的无缝对接。

  文化润心塑新生

  优秀传统文化以德化人、以礼正心,为服刑人员重塑道德根基、唤醒良知,是改造犯罪人格的精神良药。

  6月25日,温圳监狱联合民盟抚州市委会邀请非遗传承人方福长大师、严爱根老师走进高墙,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篾编、灯芯草编织等传统工艺与心理矫治相结合。在深度教学中,对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辅导,帮助其掌握实用技能。此外监狱特别策划“非遗作品展”,展出服刑人员习作,增强其成就感。

  心理帮扶暖高墙

  心理健康教育是服刑人员改造的治本之策,通过修复扭曲认知、疏导负面情绪、重建健全人格,从根本上消除再犯罪的心理根源。

  6月26日,温圳监狱精心整合心理专家资源,由江西省人大代表、民盟盟员、静心社创始人陈虹带队开展“心灵护航”行动。

  静心社团队针对不同类型服刑人员,设计团体辅导、沙盘治疗等特色项目。特别对有家庭矛盾的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师开展“家庭关系重建”专题辅导。活动期间,监狱建立了“心理档案”跟踪机制,发挥民警心理咨询师作用,对重点服刑人员进行长期帮扶。

  法律阳光照新生

  为增强服刑人员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6月27日,民盟抚州市委会联合抚州市临川区司法局,带着社会的关怀与责任,走进温圳监狱开展“法治护航新生路·黄丝带连心筑梦”社会帮教活动。

  临川区司法局局长强调,政府和社会始终关注服刑人员改造,通过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多元举措,助力服刑人员重塑人生,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10名律师志愿者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门诊”服务。除普及法律知识外,特别开设“新生法律讲堂”,就刑释人员常见的户籍、社保等问题专题讲解。针对个别案例,律师提供“一对一”法律帮扶,协助解决婚姻、债务等实际问题。

  身心守护筑希望

  身心健康是服刑人员改造的重要基础,也是监狱依法保障服刑人员权利的重要内容。

  6月25日,温圳监狱联合民盟抚州市委会开展“医心守护健康 仁爱点亮希望”义诊活动,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骨伤科、康复科、中医内科、中医心理科等8名盟员医生参加。医疗专家针对监狱特殊环境专门设计了中医调理方案,通过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有效改善了服刑人员的慢性病症状。

  此次合作中,抚州盟员、临川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小华结合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创新引入“汉字心理疗法”,通过文字游戏等方式成功疏导服刑人员情绪,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次“帮教周”活动,温圳监狱联合民盟抚州市委会,在服刑人员改造、社会参与和监狱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构建“教育、感化、挽救”的改造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抚州民盟将与温圳监狱深化合作,将“黄丝带”帮教打造成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希望工程”,为平安江西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