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县法学会乌木镇服务站助力地方发展

2025-07-09 16:06:42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黎志飞)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法学会乌木镇服务站建立了以镇党委政法委员为站长,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带领8名法学会会员、22名法律工作者,主动作为、勇毅前行、创新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一是着力法治宣传,营造基层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服务站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等作用,结合达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组织开展的“十百千”基层行、“法律七进”等活动,抓住春节、赶集日、“12·4 宪法日”等时间节点,深入学校、企业、院坝、村落等地方,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

  二是着力纠纷化解,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制定《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工作规程》,明确“登记受理—集体会商—专家支援—跟踪反馈”全流程机制。设立24小时纠纷受理热线,实行“法学会会员首接责任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建立“一案一专班”工作专班,实现简易纠纷1日内办结、复杂纠纷3个工作日内专家介入,确保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化解。建立“调解—履行—回访”全流程跟踪制度,每月对调解案件进行电话回访,对履行困难案件启动“综治中心+法学会会员+网格员”联合督办,确保案结事了率达100%。

  三是着力法治保障,赋能基层依法治理。服务站充分发挥智囊团、人才库优势,开展合法性审查、基层治理调研等活动,为基层政府、企业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近年来,累计审查乡村振兴项目合同300余份,提出法律修改意见500余条,避免法律风险20余起,实现重点项目“零纠纷”落地。

  四是着力人才培训,凝聚基层法治力量。建立“法学专家基层工作站”,每年开展“订单式”培训4期,实行“培训学时积分制”(年度不少于40学时),推动基层法学会会员从“事务型”向“专业型”转变。实施“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每年组织镇村干部、调解员参加法学会专题培训,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200余人,推动形成“干部带头学、群众跟着学”的法治氛围。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