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法院创新三全模式打造多元解纷新格局

2025-07-18 16:08:32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王蓉 通讯员周剑芸 陈小敏)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人民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积极探索“全员参与、全流程调解、全维度止争”工作模式,将调解工作融入立案、审判、执行全链条,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内外联动”的立体化纠纷化解体系。今年上半年,桂平市法院案件调解率达40.16%,同比增长17.48%,高于全区均值21.56%。

  聚焦力量重组,打破壁垒形成全员调解矩阵

  桂平市法院革除法官单一调解弊端,凝聚“人人都是调解员”的解纷合力,打造“1+3+1+2”调解组织机构,以诉服团队为先行调解主力,3个法庭结合辖区发展集中攻坚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离婚纠纷等类型纠纷调解的基层法庭调解先锋、以速裁团队为简案前源化解力量,以民一庭和民二庭为繁案调解后盾的调解队伍布局;推行六级梯次调解制度,建立“书记员、法官助理、主审人、合议庭、庭长、分管院领导”的梯次调解制度,书记员在排期过程中先行对双方情况摸底和初步调解,法官助理结合摸底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前期调解,法官在开庭前、开庭时和判前必须应调尽调,法官调解不成功的由合议庭、庭长再次组织调解,复杂疑难案件由庭长、分管领导主持调解;实施“青蓝结对”培育工程,建立资深法官带新任法官、法官带法官助理、法官助理带书记员的传帮带机制。

  依托“浔法讲堂”,桂平市法院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调解工作专项会议或培训,由“调解先锋”分享调解工作心得、讲授调解工作技巧,民事条线全员交流调解难点堵点,拓宽办案思路。

  聚焦流程重塑,理清脉络打造全流程解纷链条

  桂平市法院聚焦“前端源头预防、中端对症化解、末端综合治理”,推动“立审执”全流程实质性解纷。立案前做实先行调解,引进市场化民商事调解中心,在审前准备阶段,积极做好案件分调裁审,繁简分流、速裁、快审、推送、流程信息、询问调解意愿、对外委托调解自行开展调解等工作,通过先行调解机制,成功在诉讼前端化解纠纷302件,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动发力,妥善化解110件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审理中做实诉中调解,坚持“两必须、三到位、两及时”原则。即,凡应该调解的案件开庭前必须经书记员、法官助理、法官三级递进式联调,凡应调解而不开展调解的案件必须报分管院领导审批同意。案件调解过程中务必做到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要到位、财产保全和首案示范等措施要到位、审管办工作数据实时监测要到位;本级调解难以化解或无法化解的矛盾和问题要及时汇报,借助综治中心、社区、村委力量进行属地联动调解,发现调解数据异常要及时分析和反馈,院庭领导落实指导、帮助和协调。

  在执行过程时,桂平市法院力促执行和解,发挥执行事务中心的前端服务功能,适时开展释法说理,及时进行执行调解;开展执行法官接待日工作,畅通当事人与法官沟通渠道,提升调解效果;推行“以保促调”,积极向当事人释明保全的重要作用,引导当事人适当采取执行保全;灵活适用“一督促六预告”手段促推当事人自动和解。自2024年10月执行事务中心成立以来,促成执行和解131件,进行预分案25件,压缩速执案件平均结案用时13.91天。

  聚焦机制重建,联动调处释放全维度解纷优势

  桂平市法院积极探索“法院+”“法庭+”的联动调解机制,搭建联动调解桥梁,发挥合力解纷效能。建立“法院+综治中心”联调机制,选派2名优秀法官入驻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中心力量,探索“纠纷联调+司法确认”的矛盾纠纷处置模式,努力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实质性化解纠纷。入驻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15件;建立“法庭+网格”多元调处机制,依托贵港市“红格善治工程”,以法院调解平台进网格为抓手,凝聚网格合力加强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教育、纠纷联动调解等工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金田镇“法庭+网格”推动农村民间借贷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经验入选第八批新时代人民法院建设案例。

  此外,桂平市法院还建立“法庭+乡镇+村委”“无讼试点”联创机制,紧紧依靠桂平市委政法委领导,创建基层组织与法庭的对接机制,与4个乡镇达成“无讼乡村(社区)示范点”创建方案,驻点法官与乡镇、村(居)民委员会及诉前调解(和解)中心调解人员,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参与诉前联调、驻点巡回服务等,打通基层诉前调解和解“最后一公里”。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