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绵阳市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把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平安绵阳、法治绵阳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一站式”解决群众矛盾诉求新平台。
整合资源力量,打造为民服务规范化阵地
近日,记者走进江油市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等多个部门的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着来访群众。
近年来,为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目标,绵阳市整合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等功能平台,完善“一站式”解纷阵地。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165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均实现“五有”目标,“一站、多元、高效”的解纷体系初步形成。
出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县级部门入驻综治中心职责任务清单等系列文件,明确“两统一、三规范、一支撑”工作举措,规范县级入驻部门职责任务和综治中心工作流程,全力推动综治中心提档升级。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闭环管理法治化流程
矛盾纠纷化解是综治中心的核心工作。近年来,绵阳市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
制定首问负责、信息研判、风险评估、工作例会、情况报告、督查督办6项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引导群众按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的法治化“路线图”解决矛盾纠纷,切实在法治轨道上定分止争。
健全红、黄、蓝“三色预警”分流机制,由综治中心统一组织调解力量分层分类及时调解。落实联动调处机制,对疑难复杂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信访积案等由中心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联调联动,形成源头治理、调解优先、司法兜底的工作格局。
聚焦建设质效,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化效果
为了让综治中心真正发挥实效,绵阳始终立足综治中心职能职责,结合各地实际,不断在综治中心宣传和调解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实现了群众对综治中心满意度和认可度的双提升。
深入开展综治中心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立体覆盖、“网格+宣传”深度融合、“案例+释法”生动引导的模式,大力宣传综治中心业务受理范围、办事流程等内容;充分运用调研、督导、暗访等方式,对9个县级和97个乡级综治中心开展工作指导,对发现的273个问题制定3张清单,全力推进解决问题。
此外,绵阳市大力实施“一域一品一特色”工程,高标准打造涪城区“邓启贵金牌调解室”、游仙区“吴家吾治”、安州区“枣园����”、三台县“余热映初心”等特色调解品牌。
如今,综治中心已成为绵阳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枢纽,一个个活跃在基层的综治中心,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诠释着绵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在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