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吃播乱象亟待整治

2025-07-22 18:05:11 法治新闻 0
  针对以暴饮暴食、猎奇比拼为特征的所谓“吃播秀”,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出倡议,指出为博取流量而极端进食的行为是赤裸裸的食物浪费,呼吁广大消费者不追捧、不点赞、不转发极端吃播内容,主动屏蔽相关账号和频道。

  当屏幕前的主播以惊人食量或猎奇食材为噱头,将暴饮暴食包装成“本事”与“娱乐”,一场场以挑战生理极限为荣的“吃播秀”,正悄然蜕变为宣扬食物浪费与不健康饮食的畸形文化。这不仅公然践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千年古训,更逾越了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红线。涤荡这股逆流,亟须消费者、创作者与平台三方的清醒认知与协同行动。

  一方面,消费者当擦亮双眼,以理性抵制筑起第一道堤坝。“大胃王”表演看似娱乐,实则将浪费行径进行视觉包装,尤其对青少年产生恶劣示范——将过量进食误当成“本事”。正如中消协所指出的,消费者必须认清其浪费本质与健康危害。每一次指尖的“追捧”与“转发”,都是对歪风邪气的推波助澜。唯有主动屏蔽、拒绝互动,提倡科学膳食、珍惜粮食的优质内容,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内化为日常自觉,方能以理性消费筑起抵制浪费的第一道坚实堤坝。

  另一方面,创作者要坚守底线,让健康饮食成为流量清泉。作为饮食文化的传播者与风尚引领者,内容创作者肩负特殊责任。若为流量而策划制作挑战极限的吃播,无异于在传播链条上为畸形文化开闸放水。创作者当恪守道德与法律底线,坚决摒弃此类内容,将创作重心转向探寻食物本真的文化魅力,倡导“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文明”的现代理念。同时,也要善用自身影响力,化身节约理念的“扩音器”,积极分享“光盘行动”等成功实践,让健康饮食文化成为滋养人心的清冽流量。

  此外,平台需压实责任,用算法清流涤荡内容浊浪。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载体,平台绝非价值中立的“看客”。其推荐算法如同无形之手,深刻塑造着网络环境的清浊。平台经营者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审核机制,对宣扬暴饮暴食与铺张浪费的内容进行精准识别、限流乃至下架。同时,推动算法向善而行,积极推荐节约粮食、健康饮食的公益内容,展示食材合理利用、营养均衡搭配等正向美食文化,为健康积极的网络饮食生态注入强大推力。

  抵制畸形吃播文化,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是一场关乎社会文明与粮食安全的全民行动。从消费者理性选择的涓滴细流,到创作者正向引领的清风吹拂,再到平台责任担当的砥柱中流,唯有三方合力汇成涤荡浊浪的滔滔江河,方能让健康、节约、文明的现代生活理念真正成为时代主旋律。守护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传承勤俭节约的永恒美德,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为“舌尖上的中国”注入历久弥新的文明之光。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