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中院创新综治中心与先行调解联动解纷模式
情理法交融,21名工人拿到欠薪
包工头离世,遗孀杨某无力支付,周某等21名工人追索56万欠薪陷入僵局。
法院立案后委托综治中心开展调解,派驻法官指导人民调解员核查工程款、固定关键证据,消除杨某疑虑。法官与调解员通过电话、微信、“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反复疏导,架起沟通桥梁。工人体恤杨某家庭变故,主动减免部分工资,杨某理解工人不易,同意一次性支付欠款。20名工人的欠薪问题圆满解决,杨某在综治中心一次性支付40万余元,所欠工资全部及时履行到位,避免一场群体性纠纷的升级。
半日速调,20起欠薪纠纷高效“清零”
某彩灯公司屡次拖延劳动者薪资余款,大安区综治中心受理20名劳动者34.87万元欠薪纠纷后,迅速启动联合机制。
法院开辟快速立案通道,当场审核立案,实现案件受理“零延迟”。委托资深调解员开展联合调处,精准把握双方核心诉求,平衡劳动者求偿与企业周转困难的冲突。诉讼辅导室提供法律支撑,引导理性协商。综治中心强化情感疏导,化解对立情绪。多轮沟通协商,达成“前期支付+分期还款”和解协议,高效化解矛盾,节约诉讼成本,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部门联动,物业纠纷现场“把脉开方”
业主翁某反映小区管理问题众多,物业公司与业主矛盾尖锐,沿滩法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汇聚解纷合力。
立案后承办法官主动商请区住建局、行政执法局、街道办,共赴涉诉小区现场办公。对绿化地被侵占、私拉电线、占用公共空间、乱停车等问题逐一实地查勘。法官现场释法,厘清物业“服务管理”职责边界,明确无执法权,引导业主依法维权。督促物业立行立改管理漏洞,社区及主管部门督促办理,通过精准释法与联动协调,一揽子化解潜在矛盾,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先行调解+综治中心”既是解纷模式的创新升级,更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坚实步伐。司法专业性与基层调解灵活性深度融合,构建起“前端疏导—多元联动—实质化解”的治理闭环,以最小成本、最高效率,实现最优解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