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深入推进反诈宣传

2025-08-04 16:08:10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张驰 □王明月 王乃柱)近期,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大孤山街道以“五进”为基础,扎实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将防范知识深入群众生活场景,全面提升辖区群众识骗、防骗、拒骗能力,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进社区:让反诈知识“触手可及”​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主阵地,也是反诈宣传的核心战场。街道工作人员在各社区的宣传栏、活动广场等显眼位置,张贴反诈海报24张、悬挂宣传横幅12条,内容涵盖近期高发的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等诈骗类型,用清晰的案例和醒目的警示语提醒居民提高警惕。7月17日至7月28日,12个社区开展反诈知识宣讲活动,宣讲员结合真实案例讲解诈骗分子常用套路和防范技巧,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让反诈知识在交流中入脑入心,本次宣讲活动,受众600余人。7月26日,街道工作人员在阳光海岸广场集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现场大屏循环播放反诈宣传短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广场向过往居民发放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手册、折页、宣传单等资料共计200余份。同时,网格员利用每周巡查契机带着反诈宣传资料,深入网格内的居民楼、小广场等地方,针对网格内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居民,采取差异化宣传策略,共发放宣传手册4000余份,受宣3000余人。

  进家庭:把安全意识“传进家门”​

  针对易受骗群体,街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 “敲门行动”,逐户上门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在走访过程中,耐心询问居民是否接到过可疑电话或短信,结合具体情况讲解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独居老人,志愿者格外用心,不仅帮助他们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开启来电预警功能,为日常使用加上一道“安全锁”。通过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宣传方式,让反诈知识深入每个家庭,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防骗意识。本次反诈宣传“进家庭”活动,参加的家庭有2300余户。

  进企业:为职场人员“防骗护航”​

  企业员工日常接触信息多、社交范围广,也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街道联合辖区民警有针对性对企业员工开展“反诈小课堂”。结合企业员工常见的虚假征信修复、冒充领导要求转账等诈骗场景,通过分享交流、分析案例的方式,提醒大家在工作中保持警惕。同时,为企业员工发放《常见十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分析》手册,让大家对诈骗手段有更系统的认知。从即时性的课堂提醒到长效性的手册指引,一系列举措层层递进,为职场人在信息繁杂的工作场景中撑起 “安全伞”。本次反诈宣传“进企业”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600余张,受宣300余人。

  进学校:让反诈种子“从小种下”​

  正值暑期,孩子们的假期时光成为反诈宣传的特殊“传播窗口”。街道精准把握这一契机,组织民警、志愿者走进辖区培训学校、“海娃学堂”暑期公益托管,为孩子们带来通俗易懂的反诈小课堂,还特意教给他们讲给父母听的“防骗口诀”,让小朋友们当“家庭反诈宣传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同时带动整个家庭的反诈意识提升。针对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志愿者在学校、托管班门口开展临时反诈宣传,趁着家长等待孩子的间隙,发放反诈宣传折页,结合近期高发的冒充老师收取费用、虚假补课机构退费等诈骗案例,提醒家长提高警惕,遇到有人自称孩子老师要收额外费用,一定要先和学校老师确认;接到补课机构说能退费的电话,别轻易点击对方发的链接。本次反诈宣传进学校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300余张,受宣150余人。

  进商户:给经营商户“守业防诈”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商户的反诈“免疫力”,街道工作人员、志愿者分成多个小组走进辖区的市场、餐馆、便利店等商户,为经营者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提醒注意扫码支付诈骗、虚假订单诈骗等新型骗局并邀请商户加入社区反诈微信群,以便及时接收最新反诈信息。针对商户常用的收款码,志愿者还讲解了如何辨别真假收款码,以及遇到可疑订单时的处理方法。同时,工作人员还现场指导商家安装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以科技手段助力商家提升防骗能力。本次反诈宣传进商户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1600余张,受宣商户800余家。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