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钟山县法学会创新矛盾化解机制

2025-08-05 14:05:23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王蓉□周洋)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法学会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法学法律界人才荟萃优势,深度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形成了具有钟山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搭建多元平台,筑牢矛盾化解基石

  钟山县法学会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依托,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体系。在县级层面,依托县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邀请法官、检察官、法学专家等组成专家团队,为重大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在乡(镇)层面,实现了镇综治中心法律咨询服务站全覆盖,每个服务站配备1至2名法律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矛盾纠纷的受理和调解。在村(社区)层面,建立了“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选拔有威望、懂法律的村民担任“法律明白人”,及时排查和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纠纷。

  同时,钟山县法学会还针对行业特点,联合公安、住建、人社等部门,成立了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专业调解委员会。例如,在钟山县人社局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法学会会员、人社局业务骨干、工会代表组成,年均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5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85%,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钟山县法学会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建立了信息共享、案情通报、联合调解等工作制度,形成化解合力。当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时,由县法学会牵头,根据纠纷性质和涉及部门,及时启动联动机制,组织相关调解力量共同参与调解。

  为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钟山县法学会与县人民法院合作,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对于适宜调解的纠纷,先由法学会会员组织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据统计,“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推行以来,每年通过该模式化解的矛盾纠纷达200余起,占全县民事纠纷总量的30%左右,司法确认率达100%,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超90%,有效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压力,也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化解突出矛盾

  随着钟山县城镇化进程加速,征地拆迁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钟山县法学会将征地拆迁纠纷化解作为工作重点,组建了征地拆迁法律服务专班,全程参与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为确保征地拆迁补偿方案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专班成员提前介入项目规划,对征地拆迁补偿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深入拆迁户家中,宣传征地拆迁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疑问,听取群众诉求。对于出现的纠纷,及时组织调解,平衡各方利益。

  为积极化解农村矛盾纠纷,钟山县法学会深入农村,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培训农村“法律明白人”500余名,使其成为农村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频发的情况,县法学会联合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年均调解土地承包纠纷80余起,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化解氛围

  钟山县法学会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组织法学咨询专家、律师等深入学校、企业、社区等开展法治讲座,内容涵盖婚姻家庭、劳动合同、交通安全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典型案例、法律解读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通过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钟山县群众“遇事找法”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良好的法治氛围逐步形成,钟山县法学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钟山县法学会将继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钟山、法治钟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