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没有执行力怎么办
一、二审判决没有执行力怎么办
若二审判决没有执行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确定没有执行力的具体原因。可能是执行法院消极怠工未依法推进执行程序,也可能是被执行人确实缺乏可供执行的财产等客观因素。
若是执行法院的问题,申请执行人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监督。上一级法院经审查,若发现执行法院存在不作为等违法情形,会责令其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若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应积极配合法院调查,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若发现被执行人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等逃避执行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依法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
此外,若存在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等复杂情况,应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处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总之,通过多种合法途径,推动二审判决的有效执行。
二、二审判决了什么时候执行
二审判决的执行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如果二审判决是维持原判,那么一审判决的生效时间即为执行开始的时间依据。一审判决在上诉期届满后,当事人未上诉的,即发生法律效力。民事案件中,一审判决上诉期一般为15日,刑事案件为10日。从此时起,若负有义务的一方未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即可在法定申请执行期限内申请执行,通常民事申请执行期限为2年。
二是如果二审是改判,那么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当事人应按照判决内容履行义务。若当事人未按生效判决履行,权利人可在判决生效后,根据具体情况在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二审判决的执行时间要根据判决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权利人应及时关注并依法行使申请执行的权利。
三、二审判决结果错了怎么维权
若认为二审判决结果错误,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一是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如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
二是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若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情形,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以启动再审程序。
三是若涉及生效裁判的执行,可依法提出执行异议等,主张自身合法权益,避免错误判决在执行阶段对自身造成更大损害。
以上是关于二审判决没有执行力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