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买卖公证还能抵押吗
一、房子买卖公证还能抵押吗
房子买卖公证后是否能抵押,要分情况来看。
若房子仅办理了买卖公证,产权未过户,产权仍归原产权人。这种情况下,原产权人在法律上有权利将房子抵押。不过需注意,原产权人抵押房子可能会对买房人权益造成损害,买房人可依据买卖合同追究原产权人的违约责任。
若房子不仅办理了买卖公证,还完成了产权过户,新产权人成为合法所有者。此时,原产权人无法再抵押该房屋,新产权人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抵押房屋。
在房子买卖中,即使办理了公证,为保障自身权益,买房人应及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如果卖房人在买卖公证后擅自抵押房屋,买房人可通过协商要求其解除抵押;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卖房人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经济损失。
二、房子买卖要土地出让金吗
房子买卖是否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决于土地性质。
若房屋土地性质为出让,在买卖时通常无需再次缴纳土地出让金。因为开发商在拿地环节已向国家支付了该笔费用,购房者后续交易不会涉及此项额外支出。
但要是土地性质为划拨,买卖时一般需缴纳土地出让金。划拨土地是政府无偿提供给使用者的,当土地上的房屋进行买卖时,土地性质需转变为出让,就需补交土地出让金。例如房改房、部分经济适用房等,原土地多为划拨性质,交易时需缴纳。
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式多样,有的按房屋所在区域的基准地价一定比例计算,有的按房屋成交价的一定比例征收。具体金额和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需以当地政策为准。在进行房子买卖前,建议买卖双方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或相关部门查询土地性质,并了解土地出让金的缴纳规定。
三、房子要拆迁会限制买卖吗
房子要拆迁时通常会限制买卖。
根据相关规定,房屋征收范围确定后,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实施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等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违反规定实施的,不予补偿。虽然未明确禁止买卖,但实践中很多地方会对处于拆迁范围内的房屋进行产权冻结,限制其交易过户。
这是因为拆迁工作有一系列法定程序和规划安排。如果允许自由买卖,可能会出现恶意炒作房价、大量增加拆迁补偿对象等问题,影响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公平公正。同时,拆迁涉及对房屋权益人的补偿,如果房屋频繁买卖,可能导致补偿对象难以确定,引发更多纠纷。
不过,限制买卖一般是限制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若买卖双方私下签订合同,合同本身可能有效,但无法完成产权变更,购房者无法取得完整产权保障,存在较大风险。所以,若知悉房屋要拆迁,不建议进行买卖交易。
以上是关于房子买卖公证还能抵押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