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商品有什么危害

2025-08-21 14:01:23 法律知识 0
  假冒商品有什么危害?假冒商品危害多方面:损害消费者权益,致财产损失甚至危及健康安全;破坏市场秩序,挤压正规商品空间,影响企业积极性;损害品牌形象,降低信誉美誉度;影响国家税收,造成税收流失,影响公共事业等投入。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假冒商品有什么危害

   假冒商品危害众多,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花费正常价格购买到假冒商品,其质量往往无法保证,可能无法实现商品应有的功能,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部分假冒食品、药品等可能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是破坏市场秩序。假冒商品凭借低价等不正当手段抢占市场份额,挤压正规商品的生存空间,使遵守规则的合法企业难以获得公平竞争环境,影响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扰乱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是损害品牌形象。假冒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降低品牌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损害品牌长期积累的无形资产,阻碍品牌的健康发展。

   四是影响国家税收。假冒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通常逃避税收监管,导致国家税收流失,进而影响国家对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二、假冒商品的认定标准

   假冒商品的认定标准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首先,商标方面。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可认定为假冒。比如未经耐克公司许可,在运动鞋上使用与耐克商标相同或高度近似标识的产品。

   其次,商品来源标识。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使消费者误以为该商品来自被冒用方,这种情况属于假冒。例如将小作坊产品标注为知名大厂的厂名厂址。

   再者,质量认证标志等。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或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像伪造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用于普通食品。

   此外,商品本身特征。如果商品在材质、工艺、性能等方面与正品存在显著差异,且达不到正品应有的质量标准,结合上述因素,也可认定为假冒商品。假冒商品认定需综合多方面证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准确判断。

   三、假冒商品的赔偿标准

   假冒商品的赔偿标准因不同情形而异。

   一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是若因假冒商品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的,经营者还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是在涉及食品安全的假冒商品案件中,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此外,若假冒商品涉及商标侵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等。

   以上是关于假冒商品有什么危害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