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不服仲裁怎么办
一、医疗纠纷不服仲裁怎么办
1. 若对医疗纠纷仲裁结果不服,首先要明确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但在一定情形下,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例如,存在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等法定情形。
2.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一般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以证明存在可撤销的法定事由。
3. 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双方当事人可重新协商解决纠纷,协商不成可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审判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二、医疗损害包括刑事追究吗
医疗损害有可能涉及刑事追究。
1. 当医疗行为严重违反医疗规范,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等严重后果,且医务人员存在严重不负责任或故意为之的情况时,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医生在手术中因严重疏忽导致患者死亡,就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2. 如果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存在故意伤害患者的行为,如故意使用错误药物等,构成故意伤害罪,同样会被刑事追究。
3. 若医务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医疗行为骗取患者财物,可能涉嫌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不过,并非所有医疗损害都必然导致刑事追究,多数医疗纠纷还是通过民事途径解决,如要求赔偿等。只有符合特定刑事犯罪构成要件的医疗损害行为,才会引发刑事法律责任。
三、医疗纠纷中级法院怎么判
医疗纠纷经中级法院审理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作出判决。
首先,审查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这需依据专业的医学鉴定,判断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护理等环节是否违反诊疗规范。
其次,考量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若患者的损害是由医疗机构的过错直接导致,那么医疗机构需承担责任。
再者,确定赔偿责任及数额。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及相关证据,计算出合理的赔偿金额。
最后,依据双方在纠纷中的责任比例划分赔偿。若医疗机构负主要责任,可能承担大部分赔偿;若双方责任相当,则按比例分担。中级法院会秉持公正、客观原则,依法作出公平合理的判决。
以上是关于医疗纠纷不服仲裁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