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立案了会中止执行吗
一、再审立案了会中止执行吗
再审立案后,执行不一定会中止。依据法律规定,在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不过,如果存在以下情形,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一是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二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
法院决定再审时,裁定书中会明确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这是因为这类案件通常涉及当事人基本生活保障,若中止执行可能影响其正常生活。
所以,再审立案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执行中止,要根据案件性质以及法院是否决定再审并作出中止执行裁定来确定。当事人遇到再审情况,应密切关注法院动态,及时了解执行是否中止,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再审立案后要多久出结果
再审立案后的出结果时间,需依据适用程序和案件类型确定。
若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若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对于裁定的再审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刑事再审案件,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行政再审案件,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为六个月;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三、再审立案能会有什么结果
再审立案后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1. 维持原判:经过再审审查,如果法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会维持原判。这意味着原审判决的效力继续有效,当事人需按照原审判决执行。
2. 改判:若再审法院发现原审判决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错误,会直接改判。改判可能是部分改判,也可能是全部改判,以纠正原审的错误。
3. 发回重审:当原审判决存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如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未回避等,或者原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且难以在再审中查清时,再审法院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4. 调解:再审过程中,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后,原审判决视为撤销,当事人按照调解协议履行各自义务。
以上是关于再审立案了会中止执行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