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案件如何申请复议
一、再审案件如何申请复议
再审案件通常不存在“申请复议”这一常规程序。不过,如果是对再审结果有异议,不同情况有不同处理方式:
1.民事案件:若当事人对再审判决、裁定不服,且符合法定情形,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法定情形如再审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违反回避规定,或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等。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会依法提出抗诉。
2.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申诉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申诉需提供新的证据线索、证明原裁判可能存在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等情况。
3.行政案件:当事人对再审裁判不服的,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者检察建议。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法院生效裁判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等情形的,会依法处理。
总之,再审后的后续救济途径主要是通过向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具体需依据案件性质及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
二、再审可以新增诉请吗
再审一般情况下不可以新增诉讼请求。再审程序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进行审查和纠错的程序,其目的在于纠正原审存在的错误,并非重新进行全面审理。
但存在特殊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中,若符合法定条件,当事人可以增加诉讼请求。这是因为发回重审意味着案件回到一审的审理状态,为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允许在一定条件下新增诉请。
此外,如果再审是基于审判监督程序启动,通常应围绕原审裁判的错误与否进行审查,不允许随意新增诉请。不过,若新增的诉请与原审案件具有密切关联性,为避免当事人另行起诉造成讼累,法院在特定情形下也可能综合考量后决定是否准许。当事人在再审中若有新增诉请的想法,务必提前咨询专业法律意见,了解自身权利与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三、再审案件能否追加诉求
再审案件中追加诉求的情况较为复杂,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一般而言,再审程序旨在对已生效裁判进行审查纠错,原则上应围绕原审确定的诉求和争议范围展开。但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追加诉求的。比如,存在新的证据,该证据足以证明新诉求具有合理性与关联性,且这种追加不会对原审裁判的基础和稳定性造成实质性冲击,同时不会损害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时,法院可能会允许追加诉求。
然而,如果追加的诉求与原审诉求没有直接关联,或属于明显在原审中能够提出却故意未提出的,法院通常不会准许。这是为维护再审程序的严肃性、稳定性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公平。因为再审并非当事人随意启动新诉求的途径,否则将破坏既判力和司法秩序。所以,再审案件能否追加诉求需综合案件实际情况,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审慎判断。
以上是关于再审案件如何申请复议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