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审计费用由谁承担
一、工程的审计费用由谁承担
工程审计费用承担主体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 合同约定:若发承包双方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审计费用承担方,应从其约定。例如,合同规定由发包方承担审计费用,那么发包方就需支付该笔费用;若约定由承包方承担,则承包方负责支付。
2. 法律规定:在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通常,工程审计属于建设单位的管理行为,审计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因为建设单位有责任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质量等进行监督和审核,审计是其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
3. 过错责任:如果审计是因一方过错导致,如承包方虚报工程量等行为引发额外审计,过错方可能需承担审计费用。
总之,工程审计费用承担问题需综合考虑合同约定、法律规定以及过错责任等因素确定。若双方在费用承担上产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二、建筑工程审计费由谁承担
建筑工程审计费的承担主体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常见情形如下:
合同有约定:如果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审计费的承担方,那么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比如合同约定由施工单位承担审计费,那么在审计发生时,施工单位就要支付该费用。
按行业惯例:在一些地区或特定行业,对于审计费的承担存在约定俗成的做法。通常,竣工决算审计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费用一般由建设单位承担。
违规导致的审计费:若因施工单位虚报工程价款等违规行为,导致审计工作量大幅增加、审计费用提高,增加的部分审计费用可能由施工单位承担。
在确定建筑工程审计费承担方时,应依据合同约定,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判断。若双方对审计费承担产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三、审计后的工程重审合法吗
审计后的工程重审通常是合法的,但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从法律规定层面,目前并没有禁止对已审计工程进行重审的明确条文。若存在一些合理情形,重审是被允许的。比如初次审计过程存在严重程序违法,像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未遵循规定的审计流程等,那么重审就是必要的,以保障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若有新的证据表明初次审计结果有误,也可启动重审。例如发现了初次审计时未考虑到的工程变更、隐蔽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审计依据不符等情况,重审能更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
不过,如果仅仅是一方对审计结果不满意而无合理理由,随意要求重审则可能不被支持。因为审计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专业活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被轻易推翻。所以,审计后的工程重审有其合法的一面,但需要基于合理的理由和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
以上是关于工程的审计费用由谁承担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