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区别

2025-08-27 02:41:45 法律知识 0
  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区别?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有诸多区别。主体上,前者是法定继承人,后者是法定继承人外的公民、国家或集体组织。接受遗产方式、承担义务、参与分配顺序也不同,继承先由前者进行,有剩余才轮到后者。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区别

   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范围: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的人,即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而受遗赠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国家或集体组织。

   2. 接受遗产的方式: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规定期限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3. 承担义务不同:遗嘱继承人既继承遗产,也继承被继承人的债务,需在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债务。受遗赠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但在接受遗赠的财产范围内有义务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

   4. 参与遗产分配的顺序:在继承开始后,先由遗嘱继承人按照遗嘱继承遗产;若有剩余财产,才由受遗赠人按遗赠协议接受。

   二、法律继承和遗嘱继承哪个优先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而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根据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没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才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这体现了法律对被继承人意愿的尊重,遗嘱是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处分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在存在合法有效遗嘱时,应优先按照遗嘱内容分配遗产,以保障被继承人对个人财产的自主处分权。

   比如,被继承人甲去世,留有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将其名下房产留给子女乙,那么即便还有其他法定继承人,该房产也应按遗嘱由乙继承,而不按法定继承分配。

   三、遗嘱继承和法律继承谁优先呢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表明了三者之间的优先顺序,遗嘱继承处于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地位。

   遗嘱继承体现了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处分的意愿。被继承人通过订立遗嘱,能够自主决定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这充分尊重了被继承人对其财产的自由支配权。

   而法定继承是在没有遗嘱、遗嘱无效等情况下才适用的继承方式。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进行遗产分配的。所以,当存在合法有效的遗嘱时,应先按照遗嘱内容进行继承,以保障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得以实现。

   以上是关于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