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呢
一、怎么认定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呢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认定需满足四个要件: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具有违法性;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过错则是指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判断时主要考量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二者区别在于,医疗事故有严格的法定构成要件和鉴定程序,是医疗过错的特殊情形。医疗过错范围更广,涵盖了虽未达到医疗事故程度,但存在诊疗过错并给患者造成损害的情况。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准确认定二者对于明确责任、合理赔偿至关重要。
二、医院发生医疗事故的性质有哪些
医院发生的医疗事故性质包括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
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比如,值班医生擅离职守,延误患者抢救时机,这就是典型的责任事故。
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例如,因医生对某种复杂病症的诊断技术不足,导致误诊误治。
医疗事故还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失。轻微过失可能对患者影响较小,严重过失则可能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其性质还体现在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权益,破坏医患信任关系,影响医院声誉等多方面。准确认定医疗事故性质,对于后续责任认定、赔偿处理及医疗质量改进都至关重要。
三、医疗事故立案需要递交什么材料
医疗事故立案需递交以下材料:
1. 起诉状。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如要求赔偿损失等)、事实与理由(详细说明医疗事故发生经过)。
2. 身份证明材料。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
3. 证据材料。如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等,这是证明医疗过程的关键;还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责任程度;以及其他能证明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的证据,如诊断证明、护理费票据等。
准备齐全这些材料,按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经法院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受理。
以上是关于怎么认定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