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证据如何保全
一、医疗事故证据如何保全
1. 及时固定病历等资料:医疗机构应按规定书写、保管病历,患者及其家属可要求封存病历。封存前要对病历进行复印,确保自身有备份。
2. 收集诊疗过程记录:如检查报告、检验结果、医嘱单等,这些能反映医疗行为的具体情况。
3. 保存实物证据:对于涉及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等实物,在条件允许下可封存保留,以便后续鉴定。
4. 记录现场情况:若存在医疗纠纷现场,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包括病房环境、医疗设备状态等。
5. 证人证言收集: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同病房患者等若能提供相关情况,可让其出具书面证言。
6. 申请证据保全公证:必要时可向公证机构申请,由公证人员对证据进行保全,增强证据的证明力。
二、医疗事故需要举证什么
1. 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比如违反医疗规范、操作失误等。这可通过病例、诊断报告、专家意见等证明。
2. 患者有损害后果:如身体伤残、功能障碍、病情加重等,有病历、检查报告、伤残鉴定等作为证据。
3. 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通常需专业医学鉴定来判定,鉴定机构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一般而言,患者需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证明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服务关系及损害事实。之后,由医疗机构对不存在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若医疗机构无法完成举证,可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医疗事故如何固定证据
1. 及时封存病历:病历是医疗纠纷的关键证据,患者有权要求医院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原件。封存后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如需启封应双方共同进行。
2. 收集诊疗材料:包括检查检验报告、影像资料、医嘱单、手术记录等,注意收集原件或在复印件上加盖医院印章。
3. 保存实物证据:如药品、医疗器械等,如有质量问题可作为重要线索,应及时与医院共同封存,注明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4. 做好现场记录:如在医院发生纠纷时,可对现场情况拍照、录像,记录在场人员、对话内容等。
5. 保留医疗费用票据:明确记录费用明细,作为医疗费用支出的证明。
6. 注意收集证人证言:如有目睹医疗过程的人员,可请其出具书面证言。
固定证据要及时、全面、合法,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为后续处理医疗事故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证据如何保全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