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不签劳动合同是谁吃亏
一、新员工入职不签劳动合同是谁吃亏
新员工入职不签劳动合同,从法律风险角度而言,用人单位吃亏更大。理由如下:
其一,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会大幅增加用人单位人力成本。
其二,面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风险。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解除和终止等方面限制更多,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性产生较大约束。
其三,举证困难。在劳动争议中,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难以证明双方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关键事项,可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当然,劳动者也会面临一定风险,比如难以证明劳动关系,工资数额、工作岗位等权益缺乏书面依据。但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在不签劳动合同情况下需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和风险。
二、学校劳动合同可以找熟人随便签吗
学校劳动合同不可以找熟人随便签。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从法律层面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找熟人随便签合同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属于虚假订立,这种合同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双方权益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从实际影响来说,对劳动者,随便签订合同可能使其在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等重要权益缺乏明确约定和保障。对学校而言,虚假合同会破坏正常的人事管理秩序,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影响学校声誉。
若发生劳动争议,虚假合同难以成为维权依据,双方的主张可能得不到支持,还可能因虚假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所以,签订学校劳动合同必须遵循法律规定,认真对待,确保合同真实有效。
三、劳动合同与劳务协议的区别在哪里
劳动合同与劳务协议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劳务协议主体可以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
2. 法律关系: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需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接受管理;劳务协议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仅为劳务服务与报酬交换的关系,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
3. 保障: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务协议中,提供劳务者一般自行承担风险,接受劳务方无义务提供社保。
4. 报酬:劳动合同中,工资有明确规定,应遵循最低工资标准等;劳务协议报酬支付方式、金额由双方协商,无此限制。
5. 适用法律: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调整;劳务协议受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范调整。
以上是关于新员工入职不签劳动合同是谁吃亏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