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一、非法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非法收购赃物罪现称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其立案标准主要如下:
1.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不同地区可根据经济发展等情况,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标准。
2. 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涉案金额未达上述标准,也应立案。
3. 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因为这些物品涉及公共安全和特殊保障,所以无论价值多少,都应立案。
4. 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5. 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二、非法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
非法收购赃物罪,现称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其立案标准主要如下:
一是主观方面需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收购。这里的“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
二是从涉案金额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公安机关应予以立案追诉。
三是从次数及对象看,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该行为的;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也应立案。
四是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等严重后果的,同样达到立案标准。
总之,符合上述相关情形的,司法机关会依法立案处理,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三、贩卖赃物怎么判刑
贩卖赃物的行为在法律上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具体判刑情况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综合判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犯罪情节。若涉案金额较小、社会危害性相对不大,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单处罚金。例如,偶尔贩卖少量价值不高的赃物,且未对司法秩序等造成严重影响。
二是涉案金额。一般而言,涉案金额越高,判刑可能越重。若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多次贩卖大量价值高昂的赃物,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三是主观恶性。如果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主观恶性较大的,判刑相对较重;反之,若存在一些可从轻情节,如受他人胁迫等,可能会从轻处罚。
总之,法院会依据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对贩卖赃物者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以上是关于非法收购赃物罪立案标准是多少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