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签了劳动合同就有吗

2025-09-01 15:40:57 法律知识 0
  五险一金签了劳动合同就有吗?签劳动合同不一定马上有五险一金。法律规定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后有义务缴纳,但实际有时间差,如错过办理节点或单位违规。若单位未缴,劳动者可先协商,协商无果可投诉举报或申请仲裁维权。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五险一金签了劳动合同就有吗

   签了劳动合同,并不一定马上就有五险一金。

   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自签订劳动合同起,双方确立了劳动关系,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社保和公积金参保登记及缴费手续。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时间差。比如,有些单位每月有固定的社保和公积金办理时间,如果签合同的时间不在办理节点内,可能要等到下一个办理期才会为员工缴纳。另外,部分单位可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即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不及时或干脆不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要是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劳动者可先和单位沟通协商,要求其补缴。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投诉举报,也能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所以,签了劳动合同不代表马上有五险一金,但劳动者依法享有这一权益。

   二、劳动合同必须有五险一金吗

   劳动合同并非必须直接写明“五险一金”字样,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是法定义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里的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就是俗称的“五险”。同时,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单位应为在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即“一金”。

   虽然法律未强制要求劳动合同中明确提及五险一金的具体内容,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社会保险等相关必备条款。若劳动合同未涉及五险一金相关内容,并不影响用人单位履行法定的缴纳义务。劳动者在入职后,若发现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五险一金,可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期限两年试用期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这里“一年以上”包含一年,“三年以下”不包含三年。所以当劳动合同期限为两年时,处于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这个区间,其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二个月。具体的试用期时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不超过二个月的范围内,依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的二个月上限,那么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改正,对于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用人单位需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五险一金签了劳动合同就有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