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要赔偿多少
一、没签劳动合同要赔偿多少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计算方式为:从用工第二个月起开始计算二倍工资,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若满一年仍未签订,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劳动者工作了8个月一直未签合同,除去第一个月,用人单位需额外支付7个月工资作为赔偿。
不过,二倍工资有仲裁时效的限制。一般来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要及时主张自身权益。同时,劳动者需提供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二、协议和劳动合同有啥区别
协议和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 性质:协议是平等主体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涵盖广泛领域,如合作协议、买卖协议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
- 主体:协议主体多样,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劳动合同主体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 内容:协议内容依双方约定确定,较灵活宽泛;劳动合同内容法定性强,需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
- 法律适用:协议主要适用民法典等民事法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
- 保障程度: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全面,规定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有严格限制;普通协议按约定履行,违约救济主要是赔偿损失等。
三、劳动合同和劳动协议区别
劳动合同和劳动协议在法律实践中有明显区别:
- 法律性质:劳动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范,是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具有较强法定性;劳动协议法律未明确规定其内涵与适用范围,更多基于双方约定,自由度较高。
- 主体地位: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建立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协议双方主体地位相对平等,更类似合作关系。
- 内容要求:劳动合同内容法定,必备条款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劳动协议内容可由双方自由协商确定,条款灵活。
- 保障程度: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全面,用人单位需履行诸多法定义务,如缴纳社保、支付加班费等;劳动协议保障程度依约定而定,若约定不明,劳动者权益易受损。
- 争议处理:劳动合同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起诉;劳动协议争议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以上是关于没签劳动合同要赔偿多少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