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如何辞退员工
一、签了劳动合同如何辞退员工
签了劳动合同后辞退员工,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以下是不同情形的处理方式:
1. 过错性辞退:若员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过错,用人单位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员工过错。
2. 非过错性辞退: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或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3.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出现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等法定情形,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裁减人员,同时支付经济补偿。
二、以前的劳动合同需要保留吗
以前的劳动合同建议保留。原因如下:
首先,从劳动权益保障角度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保留旧合同可在出现劳动纠纷时作为重要证据,如确认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期限等关键信息,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例如,当与单位就工资发放标准产生争议时,旧合同能清晰显示约定的工资数额。
其次,从职业发展角度考虑,旧合同可作为工作经历的证明。在求职时,部分新单位可能要求提供过往工作的劳动合同以核实工作履历真实性;在申请职称评定、积分落户等事项时,也可能需要劳动合同来证明工作年限等情况。
最后,从法律风险防范层面来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劳动者保留旧合同能与单位保存的合同相互印证,避免因单位方面合同保存不善或信息误差而带来的风险。
三、签了劳动合同怎么离职最快
签了劳动合同后想最快离职,有以下几种情形。
若在试用期内,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提前三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知单位,做好工作交接等事宜,三日期满后便可离职。
若已过试用期,正常情况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过,存在特定情形时,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当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时,劳动者可马上离职并可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此外,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且能主张经济补偿。
以上是关于签了劳动合同如何辞退员工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