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放弃社保协议还能要求赔偿经济补偿金吗
一、签了放弃社保协议还能要求赔偿经济补偿金吗
签了放弃社保协议后,仍可能要求赔偿经济补偿金。
虽然员工签署了放弃社保协议,但该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能通过协议免除。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员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通常会得到支持。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员工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用人单位补缴社保。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劳动仲裁委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审查用人单位是否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保的事实,以及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否正当。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员工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二、无效合同需要经济补偿吗
无效合同是否需要经济补偿,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依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合同无效存在过错,且该过错行为给对方造成了损失,那么有过错的一方需要给予对方相应的经济补偿。比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致使合同被认定无效,对方基于该合同进行了投入并遭受损失,过错方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若双方都有过错,按照各自过错的程度分担损失。例如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存在疏忽,导致合同无效,双方需根据自身过错大小按比例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若合同无效并未造成任何一方实际损失,或者双方均无过错,通常无需进行经济补偿。
三、合同无效有经济补偿金吗
合同无效是否有经济补偿金需分情况判断。
若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但这里并非严格意义的经济补偿金。
若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合同无效,如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赔偿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劳动者损失,但也与经济补偿金不同。
而经济补偿金一般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在符合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例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等。合同无效并非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法定情形。所以通常合同无效本身不存在经济补偿金,但因合同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可通过其他赔偿途径解决。
以上是关于签了放弃社保协议还能要求赔偿经济补偿金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