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劳动合同包括哪些

2025-09-02 14:42:16 法律知识 0
  无效劳动合同包括哪些?无效劳动合同分三类,一是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订立的;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如不缴社保等;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合同自订立起无法律约束力,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无效劳动合同包括哪些

   无效劳动合同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 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或者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均为无效。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合同。例如,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无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发生工伤概不负责等条款,因违反法律规定,排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无效。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中,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定标准且无相应补偿,或者使用童工等,这些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无效劳动合同自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二、劳动合同与协议的区别

   劳动合同与协议存在多方面区别:

   - 主体特定性:劳动合同主体固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而协议主体广泛,可能是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或自然人与法人之间。

   - 法律性质: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调整,目的是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协议受《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调整,遵循平等、自愿、公平等原则。

   - 内容侧重:劳动合同内容法定性强,必须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以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协议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更注重意思自治,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内容具有较大灵活性。

   - 国家干预程度:劳动合同中,国家对用人单位的义务有诸多强制性规定,如加班工资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等。协议更多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国家干预相对较少。

   - 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需承担如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等劳动法律责任。协议违约,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三、雇佣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存在诸多区别:

   1. 主体不同:雇佣合同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与自然人、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劳动合同主体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2. 法律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民事合同,受民法调整;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

   3. 权利义务不同:在雇佣合同中,双方地位平等,权利义务由合同约定;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且享有法定的劳动保障和福利。

   4. 国家干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当事人可自由约定合同内容,国家干预较少;劳动合同的内容除当事人约定外,许多条款直接由法律规定,如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5. 风险承担不同:雇佣合同履行中,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或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过错承担相应责任;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在工作中造成他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动者自身受损害,按工伤处理。

   以上是关于无效劳动合同包括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