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一、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收集证据。即便未签合同,也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材料在后续维权中至关重要。
要求双倍工资赔偿。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进行劳动仲裁。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据等材料。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作出裁决。
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劳动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工作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工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这些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次,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补签劳动合同,并主张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给予警告。若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还可申请劳动仲裁。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在规定期限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通过以上途径,劳动者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劳务合同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需符合法定年龄等条件;劳务合同主体更广泛,双方可以是法人、自然人等,主体之间地位平等。
2. 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具有隶属性,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接受管理;劳务合同建立的是民事关系,双方是平等的合同关系,提供劳务一方不受另一方行政上的管理。
3. 待遇: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享有工资、奖金、福利等劳动报酬,还有社会保险、带薪休假等权利;劳务合同报酬根据双方约定支付,提供劳务者一般无社会保险等待遇。
4. 保障:劳动合同受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保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需符合法定条件并给予补偿;劳务合同受民法等调整,违约赔偿依据合同约定。
5. 纠纷处理:劳动合同纠纷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纠纷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