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征收农田
一、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征收农田
征收农田需符合特定条件。其一,要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利益涵盖国防和外交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以及与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等相关的公共事业需要等。这是征收农田的基本前提,目的是确保征收行为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
其二,需遵循法定程序。征收前要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目的、补偿标准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等方面的意见。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还应组织召开听证会并修改方案。
其三,要给予合理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进行补偿,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依法征收农田。
二、征收土地有哪几项补偿费用
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土地补偿费:这是对土地所有权人因土地被征收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补偿对象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2. 安置补助费:用于安置因土地征收而失去土地的农业人口,保障其生活和生产。具体数额根据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量计算。
3.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补偿;青苗补偿费则是对正在生长的农作物的补偿。
4. 农村村民住宅补偿费: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农村村民住宅,应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5. 社会保障费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其长远生计。
三、征收土地是田地吗还是耕地
征收土地的范围不仅包括田地和耕地,还涵盖其他多种类型。田地和耕地都属于农用地范畴,是土地征收常见对象。田地通常指有田埂、可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农田;耕地则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整理复垦地、休闲地等。
除了农用地,征收土地还可能涉及建设用地,如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以及未利用地,像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
在实际征收中,政府会根据公共利益需要,对不同类型土地进行征收。征收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给予被征收人合理补偿。补偿标准依据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以上是关于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征收农田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