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受伤了可以申请工伤吗
一、没有签劳动合同受伤了可以申请工伤吗
没有签劳动合同受伤,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申请工伤。
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不影响工伤认定。可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证言等。
申请工伤认定,需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以及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等。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会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若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由其承担举证责任。一旦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就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则由用人单位支付。所以,没签劳动合同受伤,关键在于证明事实劳动关系,之后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
二、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主体不同:就业协议书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劳动合同仅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
2. 内容不同:就业协议书主要明确毕业生就业意向、用人单位接收意向及学校派遣责任;劳动合同则详细规定劳动权利和义务,如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3. 法律依据不同:就业协议书受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规定和民事法律法规约束;劳动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约束。
4. 签订时间不同:就业协议书一般在毕业生毕业前签订;劳动合同通常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签订。
联系主要有:
1.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就业的初步约定,为签订劳动合同奠定基础。
2. 两者目的一致,都是为了确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应及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总之,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在就业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毕业生应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二者都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范畴,都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形式,目的都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标准,集体合同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补充,为劳动合同的订立提供参考和依据。
区别
- 主体不同:集体合同主体是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劳动合同主体是用人单位与单个劳动者。
- 内容不同:集体合同内容是涉及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一般性规定;劳动合同内容是关于单个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更为具体和个性化。
- 效力不同:集体合同适用于用人单位全体劳动者;劳动合同仅对用人单位和签订合同的单个劳动者有约束力。且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当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时,以集体合同为准。
- 签订程序不同:集体合同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然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签订。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劳动合同受伤了可以申请工伤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