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还没毕业能签劳动合同吗
一、学生还没毕业能签劳动合同吗
学生尚未毕业是否能签劳动合同,需分情况看待。
一般情况下,未毕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其身份为学生,不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多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所以通常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然而,若学生已基本完成学业,即将毕业,且符合以下条件,是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一,学生已取得学校的毕业推荐表或已完成全部学业,仅等待毕业手续办理,这种情况下具备进入职场的现实可能性。其二,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明确表示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的意愿真实。其三,学生能够正常履行工作职责,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且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等。
所以,学生未毕业不一定不能签劳动合同,要结合具体情形判断是否符合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
二、未毕业学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
未毕业学生一般情况下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特殊情形。
从法律层面,《劳动法》并未禁止未毕业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只要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具备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就可签订。比如大专院校的学生临近毕业,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学业,学校也准予毕业或已派遣,这种情况下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有效的。
不过,若学生是在校勤工助学或实习,通常不视为就业,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无需签订劳动合同。教育部等部门规定,学生参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前,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以此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未毕业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自身身份是否符合就业条件,避免误签对自身权益造成损害。若无法判断,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算赔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计算方式如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额外一倍工资,计算基数一般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应发工资确定,但不包括加班费、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
举例说明,如果劳动者月工资是5000元,用人单位自用工第二个月起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劳动者除正常领取5000元工资外,还可额外获得5000元赔偿,直至满一年或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止。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虽不能再主张二倍工资赔偿,但可要求用人单位补订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赔偿需注意仲裁时效,通常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以上是关于学生还没毕业能签劳动合同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