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被口头降薪怎么办
一、没有劳动合同被口头降薪怎么办
没有劳动合同且遭遇口头降薪,可按以下方法应对:
1. 收集证据:尽管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但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同时,通过录音、聊天记录等方式固定口头降薪的证据。
2. 与单位协商: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表达不同意降薪的态度,并要求按原工资待遇履行。沟通时要保留相关记录,以备后续使用。
3.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
4. 申请劳动仲裁: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劳动关系,恢复原工资待遇,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申请仲裁需在规定时效内进行,并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
5. 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情况
劳动合同终止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劳动合同期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双方未续订或依法延期,合同即终止。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劳动者达到法定条件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劳动者主体消失,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终止。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丧失主体资格,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导致合同终止。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用人单位的经营资格被取消或自行决定停止经营,劳动合同也随之终止。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兜底条款,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可能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留有余地。
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离怎么赔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自离,赔偿情况需分情况来看。
若劳动者自离未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且入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赔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签订合同。
不过,若劳动者自离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因劳动者突然离职,导致工作无法衔接,产生额外费用或业务损失等。
所以,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没有劳动合同被口头降薪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