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几种
一、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几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书骗取用人单位与其签订合同,或者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签订不合理的合同条款,这类合同因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应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
第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如某些用人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工伤概不负责”,这种条款排除了劳动者享受工伤待遇的权利,免除了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定责任,该条款无效,但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或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些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内容无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二、工伤认定没有劳动合同需要先劳动仲裁嘛
工伤认定没有劳动合同,不一定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
一般情况下,若没有劳动合同,但有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可直接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这些材料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然而,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产生争议,且无法通过其他材料清晰证明时,就需要先确定劳动关系。此时,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由其对劳动关系是否存在进行裁决。只有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才能继续申请工伤认定。
所以,是否先进行劳动仲裁,关键在于能否提供有效材料证明劳动关系。若能证明,则无需先仲裁;若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证明,就需先通过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
三、工伤认定没有劳动合同有工资流水可以吗
工伤认定没有劳动合同,但有工资流水是可以的。
工资流水属于重要的证据,能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等。工资流水体现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可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力证明。
申请工伤认定,除工资流水外,还可准备其他证据,如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劳动者可收集齐全证据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按要求填写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几种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