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后还能抗诉

2025-09-05 00:00:14 法律知识 0
  二审后还能抗诉?若二审判决已然生效,当事人仍可行使申请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权。然而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即地方法院级别以下的各级人民检察院。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二审后还能抗诉

   当二审判决宣告生效之后,当事人仍可依程序向检察院提交抗诉申请。然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能成功提出申请:在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职责范围内,若发现其同级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已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存在本法第二百条所规定的任何情况,或者发现调解书可能损害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该检察院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同时需将此项建议上报至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此外,该检察院亦有权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二、二审后不服判决可以另案起诉吗

   一般情况下,二审后不服判决不可以另案起诉。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尊重终审裁判结果,除非存在法定的再审情形,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才可以通过申请再审的途径寻求救济。

   如果当事人在二审判决后直接另案起诉,可能会被法院以已经有生效的二审判决为由驳回起诉。因为终审判决已经对案件的争议进行了最终的裁决,当事人不能就同一案件再次起诉。

   当然,如果二审判决存在错误或违法之处,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由上级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查和裁判。但这是通过法定的再审程序来进行,而不是另案起诉。

   总之,通常情况下二审后不服判决应通过再审程序寻求救济,而不应另案起诉。

   三、二审合议庭能否当庭宣判

   二审合议庭可以当庭宣判。

   在司法实践中,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都是二审案件判决的合法方式。当庭宣判是指合议庭在庭审结束后,当庭宣布判决结果。其具有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透明度等优点。对于一些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二审案件,合议庭在经过充分审理和评议后,若认为能够即时作出公正、准确的判决,就可以选择当庭宣判。

   当然,是否当庭宣判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案件的复杂程度,如果案件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大量的证据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合议庭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讨论和研究,此时可能会选择定期宣判。又如庭审中是否出现新的情况或争议焦点需要进一步核实等。总之,二审合议庭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遵循法定程序,合理选择宣判方式,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平衡。

   以上是关于二审后还能抗诉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